纳赛尔·布希巴博士受邀出席“摩洛哥丹吉尔大区营商环境推介会”并作报告


2023年2月16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ACCAD)主席、瑞锝投资总经理纳赛尔·布希巴博士(Dr. Nasser BOUCHIBA),受邀出席了由中国-摩洛哥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摩洛哥企业家联合会(CGEM)、摩洛哥非洲银行(Bank of Africa)主办的中国国际商会“走进非洲”系列活动——摩洛哥丹吉尔大区营商环境推介会。


会上纳赛尔博士发表了源自其在中摩合作中多项成功项目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成果报告: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中非合作项目协调机制建设探索(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Sino-African Cooperation Projects Based on the B&R Initiative)。本次活动吸引了150家中国企业与会。


▲ 纳赛尔博士在线出席“摩洛哥丹吉尔大区营商环境推介会”并作报告


纳赛尔博士的报告,为即将在摩洛哥开展投资和商贸业务的中国企业朋友们,提出了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宝贵经验。纳赛尔博士认为,中国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追求国际化一体化扩张的过程中,成功关键之一在于克服跨文化和地域差异等因素所导致的挑战,且必须建立有效协调机制来突破语言与文化差异以及“水土不服”等问题,并明确提出中国企业在非洲和阿拉伯国家所开展的国际合作,对实效协调机制的建设,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中国和合作国家实现双赢的基础。


纳赛尔博士的演讲报告全文如下:


尊敬的摩洛哥驻北京大使阁下阿齐兹·梅库阿尔(H.E. Aziz Mekouar)先生,尊敬的中国驻拉巴特大使馆经商处参赞杨女士,各位摩中工商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今天很荣幸与大家交流分享我们在中摩、中非合作中的一些心得。我曾经在摩洛哥企业家联合会的活动中做过关于协调机制的展示,今天得知面向的中摩企业家朋友们较多,我想重新趁此机会来向即将在摩洛哥开展投资和经贸业务的中国朋友们提出一些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些经验,还请诸位听后多批评指正!


▲ 2022年12月9日,纳赛尔博士在摩洛哥企业家联合会总部活动中作关于协调机制的展示


1978年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改革进程,其中,对外开放是这一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2013年至2022年,中国先后推出 “一带一路倡议” 与 “全球发展倡议” ,二者均旨在促进中国的国际合作。在中非合作中,这些倡议正方兴未艾,促进了不同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作为关注中非合作的智库研究员,以及从事中摩、中非投资于咨询的企业,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些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必要的建议。


据我们查访所知,有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需要尽快寻找具有实效的解决方案。我相信这也是本次研讨会的目标之一。


一、国际化扩张需要创立协调机制

首先我们来看看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机制。在全球化趋势下,公司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会主动亦或被动地追求国际化一体化的扩张。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克服跨文化和地域差异等因素所导致的挑战,企业首先必须意识到,跨文化运营必然会面对人文的多样性,且要积极主动寻求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以此来获得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并根据需求调整看待问题的视角。因此,企业需要对运营必要的协调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


▲ 非中协会理事单位瑞锝投资(Revoneeds Investments)在摩洛哥纳多尔地中海港口自贸区工业园建设项目中以协调机制打开新局面


协调是一种通用的管理控制机制,用于管理大型和/或错综复杂的企业机构,尤其是在国际事务中。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这里仅列举两类较为常见且突出的情况。

一是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问题。语言和文化差异是企业在国际市场扩张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企业需要克服的首要问题。因为语言和文化差异会阻碍信息交换、误判当地客户的偏好以及限制与本地合作者互动。


二是“水土不服”的现象。近些年来,“产品本地化”成为不可或缺的国际扩张战略。其含义是指对产品的外观和感觉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满足目标市场客户的语言、文化和品味需求。产品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无形的服务,也可能是两者的结合。比如中国企业在摩洛哥的一些承包项目,既需要提供设备产品,也需要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如果没有进行“本土化”的转化,企业产品与服务往往不被理解与正面关注,甚至产生反感情绪,这样就造成了“水土不服”,市场拓展就会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难以为继。


▲ 非中协会理事单位 QT Water Technologies 在摩洛哥的海水淡化项目以实效协调机制赢得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促进海外的“入乡随俗工程”,促进海外业务增长,就要借助于建立协调机制。这种机制通常以知识传递的形式出现,再逐渐涉及到本土化的学习和对本地环境影响的认识。


协调机制所涉及到的系列因素,包括沟通方法、共同兴趣识别、动机因素明确和个人关系处理。具体而言,可分为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两种呈现方式。正式结构是指旨在创建组织内部的边界,成员必须要遵守的书面规则(也叫明文规章制度)。例如处理不同的岗位或工种的业务指南以及相应的流程。非正式结构则是指旨在加强不同背景的参与者的内部团结、有效沟通、知识分享和人员之间交往的企业文化因素(Corporate Culture)。


▲ 摩洛哥海水淡化项目中摩工程团队并肩作战,合作融洽,效率显著


众所周知,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其独特的商业文化(有些是潜规则),因此,我在这里特别提出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如果所创立的协调机制仅仅只有正式结构因素,恐怕无法满足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顺利发展需求,因为,非正式结构的方式会起到润滑剂和情感倾向以及增加信任的作用。因此,创建具有普遍认可的规则并结合非正式结构的协调因素,可以成为企业在海外建立高效率协调机制的关键。


▲ 非中协会(ACCAD)与摩洛哥拉巴特孔子学院通过实践性讲座共同培育协调机制主力军——对外汉语学生


二、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和非洲国家面临的协调问题


由于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政治体系、文化背景、发展环境以及舆论体系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客观差异,且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会给企业跨国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对多家在摩洛哥发展的中国企业进行的纵向研究和调研中,发现了以下协调问题:


1、语言环境差异。摩方公司负责对接的职员在邮件往来中普遍使用法语和英语,但在遇到问题时,私下交流则更倾向于使用摩洛哥方言或法语。中方公司因缺乏熟练掌握法语或方言导致中摩职员之间沟通效率低,打破僵局拉近关系的过程也较慢,甚至影响了对各类文书的翻译和解读,如标书、合同等。


2、文化习俗差异。包括宗教信仰、饮食、节日、商务谈判习惯等文化习俗不同。在这里的例子颇多。例如,摩方忽视了中方职员对中国饮食的需求,导致中方访问人员无法快速适应摩洛哥的生活。再如,摩洛哥职员快到伊斯兰传统节日库尔邦节的前两三周,工作效率降低,大多是因为要做回家乡过节的准备,包括购买羊和其它必需品。不了解这些习俗,很容易出现矛盾或摩擦的情况,最终影响双方合作。


3、法律差异。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不同,法律法规也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如果未能遵循东道国相关监管要求、特定行业行为准则,极可能遭遇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从而造成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在我们的日常项目评估中,我们一直呼吁中国企业关注相关的新法律的颁布,尤其每年的财政法案,不然很容易产生一些重大损失。


4、企业管理差异。中非文化的不同以及其人力资源接受的教育和培训不同,会导致中非企业的管理风格、工作习惯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有中国企业在本国具有非常系统的人力资源招聘、入职前培训、在职培训、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必备环节。但到了东道国则忽视对本国人力资源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而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本土化策略的核心内容。最后导致招聘的员工不具备适应中国企业的综合需求,严重影响中非职员之间的协同工作。


▲ 非中协会理事单位 Silk Road Mineral Exploration 从勘探做起在摩洛哥获得矿业领域的快速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考虑到非洲国家的根深蒂固的文化特殊性,中国企业在扩张初期,需要意识到正式和非正式结构协调机制因素的重要性,并建立明确的落实和发展战略,以此来解决包括语言环境差异、文化习俗差异、法律差异以及企业管理差异带来的阻碍和挑战。在今后的本研究工作和调研中,我们也将进一步通过落地项目的实践,对中非、中阿合作项目中的协调机制进行完善。


我们深信,国际合作的实效协调机制的探索与建设,是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发展壮大的必要因素,也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实现双赢的基础。




-- END --

来源:
编辑: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

分享:

阅读: 发布于:2023-02-17 15:58:44

相关:

上一篇:非洲正在成为世界能源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下一篇:ChatGPT来了,能否成为会展的新助手?

电话咨询

-- 我是有底线的 :) --